-
LNG点供该存还是该废
2018-06-01不断提升服务质量,自觉杜绝垄断经营思想,降低新用户进入成本。增强主动服务意识,加强与用户之间联系,对高价管道气承受能力弱,计划改用LNG点供的老用户,燃气企业在与用户达成一致时,可以尝试利用LNG储气设施接收用户采购的LNG对其供气,并收取一定运营管理费作为补偿,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阻止企业自建LNG气化站,或完全将此类用户推到对立面使用“替代能源”。 -
天然气涨价,对百姓生活影响几何?
2018-06-01对燃气发电、供热等其他行业,将采取用气价格优惠或由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等方式妥善解决。而对玻璃、陶瓷、甲醇等产能过剩的行业,天然气价格调整将有助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、促进结构调整。 -
国内举行首次液化天然气网上竞价交易
2018-06-01国内举行的首次液化天然气网上竞价交易,也是中海油“天然气价格市场化”的一次有益尝试,更是一次互联网与液化天然气传统销售的融合,对优化华东地区能源结构,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。 -
天然气需求将现工业用气与供暖消费“双增量”
2018-06-01目前,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约7%,低于国际平均水平。按照发展目标,到2020年,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力争达到10%左右,到2030年,力争提高到15%左右 -
“煤改气”带动区域燃气需求
2018-06-01煤改气”补贴政策覆盖面较广,一方面中央财政安排城市补贴资金,另一方面各省市纷纷出 台政策,民用补贴基本覆盖了接驳、设备、用气全过程。其中接驳和设备补贴大多为一次性,覆盖成本的70%以上,用气补贴大多暂定三年,覆盖成本的50%以上。 -
如何才能拒绝“气荒”重来?
2018-06-01目前,各地主要以限制工业用气的方式“挤出”气源,并通过跨地区调运来保障居民取暖用气,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华北地区“气荒”。但这毕竟只是应急手段,远非治本之策。综合考虑天然气供需的技术经济特征,拒绝“气荒”重来,需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价格机制完善两个方面发力。 -
人民日报:理性看待天然气紧张 煤改气一定会继续
2018-06-0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时,由于需求不足,有关部门要向沿线的省份分摊气量,甚至出现了天然气的降价促销。对于天然气生产企业,同样是烦恼,相信今天需求过旺带来的烦恼总比当初有气卖不掉的烦恼要好些。 -
靠进口LNG破“气荒”储气设施须扩容
2018-06-01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,国家能源局油气司有关人士表示,利用好国外LNG满足下游需求市场,要加速建设中游基础设施建设,同时加快油气改革力度、提高市场化程度。 -
天然气开发加速 管道运营改革将启动
2018-06-01LNG接收站不仅只具备接卸液化天然气的功能,同时还可以对LNG进行储藏、气化、输送等功能。特别是在供气紧张的冬季,接收站的储罐存储的LN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气紧张的局面。8年,油气改革步伐加快。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底表示,2018年将制定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。
共 9 条记录 1 页